当前位置:首页 > 房产地产 > 正文

高效缓蚀芯片光刻胶剥离液及白光干涉仪在光刻图形的测量

引言

芯片制造过程中,光刻胶剥离是关键环节,而传统剥离液易对芯片金属层造成腐蚀,影响器件性能。同时,光刻图形的精确测量对芯片制造工艺的优化至关重要。本文将介绍高效缓蚀芯片光刻胶剥离液,并探讨白光干涉仪在光刻图形测量中的应用。

高效缓蚀芯片光刻胶剥离液

配方设计

高效缓蚀芯片光刻胶剥离液由有机溶剂、碱性活化剂、缓蚀剂体系和表面活性剂组成。有机溶剂(如 N - 甲基吡咯烷酮)负责溶解光刻胶;碱性活化剂(如四甲基氢氧化铵)加速光刻胶分解。缓蚀剂体系是核心,采用复合缓蚀剂,包含有机缓蚀剂(如苯并三氮唑)和无机缓蚀剂(如钼酸盐),有机缓蚀剂通过化学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,无机缓蚀剂则参与成膜过程,两者协同作用,显著提升缓蚀效果。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,增强剥离液对光刻胶的渗透能力 。

制备工艺

在洁净的反应容器中,先加入定量有机溶剂,启动搅拌装置。缓慢加入碱性活化剂,搅拌至完全溶解。接着依次加入有机缓蚀剂、无机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,持续搅拌 45 - 60 分钟,使各成分充分混合均匀。制备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在 20 - 30℃,避免高温导致缓蚀剂失效或成分分解,确保剥离液性能稳定。

应用优势

在芯片制造工艺中,该剥离液展现出高效性能。对于铜互连结构的芯片,在去除光刻胶时,能将铜腐蚀速率控制在极低水平,相比传统剥离液,铜腐蚀量减少 80% 以上,有效保障芯片电路的完整性和电学性能。同时,剥离效率高,可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去除光刻胶,提升芯片制造的生产效率。

白光干涉仪在光刻图形测量中的应用

测量原理

白光干涉仪基于白光干涉现象,通过对比参考光束与光刻图形表面反射光束的光程差,将光强分布转化为表面高度信息。由于白光包含多种波长,仅在光程差为零的位置形成清晰干涉条纹,从而实现纳米级精度的光刻图形形貌测量,能够精准捕捉光刻图形的微小结构变化。

测量过程

将光刻工艺后的芯片样品放置于白光干涉仪载物台上,利用显微镜初步定位测量区域。调节干涉仪光路参数,获取清晰干涉条纹图像。通过专业软件对图像进行相位解包裹等处理,精确计算出光刻图形的深度、宽度、侧壁角度等关键参数,为芯片光刻工艺优化提供准确数据支持。

优势

白光干涉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,避免对脆弱的光刻图形造成物理损伤;具备快速测量能力,可实现对芯片光刻图形的批量检测,适应芯片生产线的高效检测需求;其三维表面形貌可视化功能,能直观呈现光刻图形的质量状况,便于工程师及时发现光刻图形的缺陷,快速调整光刻工艺参数 。

TopMap Micro View白光干涉3D轮廓仪

一款可以“实时”动态/静态 微纳级3D轮廓测量的白光干涉仪

1)一改传统白光干涉操作复杂的问题,实现一键智能聚焦扫描,亚纳米精度下实现卓越的重复性表现。

2)系统集成CST连续扫描技术,Z向测量范围高达100mm,不受物镜放大倍率的影响的高精度垂直分辨率,为复杂形貌测量提供全面解决方案。

3)可搭载多普勒激光测振系统,实现实现“动态”3D轮廓测量。

wKgZPGgv0bKAINKmAAR1_qgsz50730.png

实际案例

1,优于1nm分辨率,轻松测量硅片表面粗糙度测量,Ra=0.7nm

wKgZO2gv0bSAcmzXAAmXI7OHZ9E354.png

2,毫米级视野,实现5nm-有机油膜厚度扫描

3,卓越的“高深宽比”测量能力,实现光刻图形凹槽深度和开口宽度测量。

审核编辑 黄宇